山东锂电产业提挡加速 明年力争规模突破千亿元
时间: 2024-07-12 20:11:04 | 作者: 腰带
product description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锂电池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全省锂电池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到2027年,锂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完备,构建绿色、高效、智能的锂离子电池产业生态。
今年来,山东省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速。山东省商务厅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山东省锂电池出口超47亿元,增长超120%;2024年1~5月,山东锂电池产品出口猛增58.8%。《方案》的出台,意在从原有产业布局基础上出发,进一步整合提升。
具体而言,《方案》提出目标,要聚力攻坚锂电池关键核心技术,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基础能力,加强与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协同配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打造具有一定竞争力锂电池产业高地。
从重点领域方向看,山东明确扩大消费类电池品类、提升动力类电池质量、优化储能类电池性能、提高锂电池材料配套水平和强化系统开发及核心部件攻关五方面发展方向。
同时,《方案》提出,实施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提升行动,突破关键性核心技术,加快突破锂电池、钠电池等核心技术,支持开发“充电快、高比能、长寿命、高安全、宽温域、易回收”的先进产品,推动固态电池、钠电池等规模化生产;加强新型材料研发制造,提升先进系统集成、电池系统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建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引领性标准和知识产权。
针对锂电产业链各环节,山东省提出明确指引。《方案》提到,为提高锂电池材料配套水平,山东省支持有关市依托高端化工产业基础,布局锂电池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关键辅材等配套材料的研发制造,突破新型材料制备技术,支撑锂电池产品性能提升和生产效率优化。
山东省提出,力争到2025年,锂电池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初步形成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芯及电池制造、终端应用、拆解回收等的产业链条。到2027年,构建起绿色、高效、智能的锂离子电池产业生态。
山东省拥有较为雄厚的化工、新材料制造基础,近年来又相继引进了如比亚迪、宁德时代、欣旺达等产业龙头落地投资,为相关产业链条形成带动效应。
《方案》中提到,山东省将编制锂电池产业链补链强链项目清单,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形成“引进一个、跟进一批、带动一片”的放大效应,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山东省还将实施应用市场开拓行动,打造“消费电子升级”“交通工具电动化”“风光储一体化”融合推进模式,扩大锂电终端商品市场应用规模,鼓励锂电生产企业与国内汽车、消费电子等锂电应用企业通过签订长单、技术合作等方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保障供应、合作共赢。
《方案》对各市产业融合集聚作了明确“分工”:支持济南、青岛以新能源整车企业需求为依托,带动周边电池组装和原料生产企业配套发展,加快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创新应用;支持枣庄、济宁发挥锂电池制造龙头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和虹吸效应,全面布局锂电池和储能项目,拉动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共融发展,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锂电池制造基地;支持东营、烟台、威海、泰安、德州、滨州等地区,加快提升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锂盐、电解液、隔膜等关键材料的生产供应和配套能力,打造要素完备、特色突出、创新引领的锂电池材料产业配套带。
山东省提出,培育壮大枣庄“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泰安“泰山锂谷”等产业聚集品牌,通过搭建国际锂电交流合作平台,高水平举办枣庄国际新能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等方式,努力打响城市在投资界的知名度。
以枣庄为例,记者调研了解到,枣庄属于典型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是山东经济体量最小的城市。但当地在多年的发展中自发形成一批生产电解液、电芯、隔膜,模具、正极材料的企业,奠定了一定的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2021年,枣庄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迎来转折点,随着吉利欣旺达、科达利等一批龙头项目落地,枣庄成为山东全省锂电产业布局顶级规模、产业链最全、基础最强的地市,并顺势提出打造“北方锂电之都”的目标。
2023年,枣庄市出台《枣庄市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成为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并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随着一系列有关政策法规的出台,枣庄锂电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据统计,枣庄锂电产业链企业从2020年的24家发展到目前的120家,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5.8%。形成正极材料产能15万吨、负极材料4万吨、隔膜16亿平方米、电解液13万吨、电芯27.6GWh、拆解0.4万吨。
当前,枣庄已经明确要更突出锂电产业首位度,根据规划,枣庄将力争到2025年锂电产业产值达到800亿元、2030年达到1500亿元、2035年达到3000亿元。
此外,《方案》提到,要强化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统筹布局,引导地方结合自己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市场空间,有序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坚决避免盲目招商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防产能过剩。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IPv6用户数爆发式增长,两部门提出进一步深化部署应用!5只概念股逆市上涨